近期,因为新冠病毒疫情,欧盟对于口罩、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(PPE)的需求大增。对于出口到欧盟的个人防护用品,需要满足欧盟PPE法规 Regulation (EU) 2016/425的规定。但同时,欧洲安全联盟近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发文明确:防护口罩、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(PPE)仍需满足REACH法规等在化学限用物质方面的要求。
什么是REACH?
REACH是欧盟法规(EC) No.1907/2006“Registration, Evaluation, Authoris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”的英文缩写,是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、评估、授权和限制的一项法规。该法规于2007年6月1日 正式生效,2008年6月1日正式实施。
REACH对其管控的产品分为三大类:
一、物质:物质(Substance),自然状态下(存在的)或通过生产过程获得的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;
二、混合物:混合物(Mixture),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或溶液;
三、物品:物品(Article),由一种或多种物质和/或一种或多种配制品组成的物体,具有特定的形状、外观或设计方案。
个人防护用品(PPE) 如防护口罩(FFP2或FFP3型)、防护面罩、防护手套和防护服装等按照法规定义属于“物品”,在欧盟市场销售需要满足REACH法规要求。
欧盟各国官方机构对口罩与防护服等PPE产品(个人防护装备)的质量合规性十分关注,持续不断地对市场上的各类PPE产品进行监督抽查。根据数据统计显示,从2005年开始到2020年4月,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(RAPEX)共发布了**过120多起因为限用物质**标而引起的召回事件,不少PPE产品因为违反了REACH法规等而被召回,涉及的产品包括防护口罩、防护手套、安全鞋、头盔、防护眼镜、防护耳罩等。
海思检测针对REACH等欧盟法规的高关注物质(SVHC)209项测试以及其它有害化学物质测试服务,如禁用偶氮染料、邻苯二甲酸酯、APEO、富马酸二甲酯、铅、镉、六价铬等。